从广州市商务局获悉,今年以来,广州市商务局今年通过“政府、场馆、协会、企业”联动模式,持续整合各方资源赋能广州会展。例如,在住宿餐饮、文旅观光等方面为会展客商定制多元化的服务方案,推动酒店旅游场景生态运营服务商携旅集团为重点展会定制会展商旅服务解决方案。在展会营销精准触达客户方面,推动数字营销企业广州钛动科技公司与会展企业建立合作,以互联网技术助力会展业精准获客。据了解,2023年,广州举办展会373场,展览总面积1090万平方米。今年上半年,全市重点场馆举办展览161场,合计展览面积61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9.3%,场次和面积均稳居全国第二位。广州会展业蓬勃发展的背后,是政府、协会、场馆多方联动、共同发力的结果,多样化的“广式服务”保障会展活动顺利举办,服务展客商在穗满意参展、满载而归。...
2024-12-23 阅读:919
为深入推进会展业高质量发展,巩固和提升国际会展中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12月16日,16届89次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广州市关于加快会展业发展的若干措施》(简称《若干措施》)。《若干措施》注重对会展项目实施从引进培育到做大做强、稳定发展的全生命周期扶持,创新提出提升展会国际化水平、加快展会绿色发展、聚焦产业深化展产融合等政策,聚焦培育引进新展会、促进展会高质量发展、支持举办高端会议三个方面,突出展产融合、高端高质和创新引领,共4部分17条。展览面积达到5万(含)平方米以上每届给予最高80万元奖励广州市展览数量和面积2021年均居全国第二位,2022年均居全国首位,会展业竞争力指数从全国第三跃居第一位。2023年,展览数量、面积同比分别增长1.0倍、2.5倍,居全国第二位,其中展览面积比疫情前2019年增长6.4%,参展观展人数比2019年增长28.7%。今年1—11月,全市专业展览场馆举办经贸类展览259场,展览面积1093.92万平方米,累计参展参观1432.51万人次,展览面积已超过去年全年(1089.5万平方米)。据介绍,本次修订的《若干措施》注重培育引进新展会,对新展会给予三年培育期,并在此基础上加大了对举办新展会的支持力度,将10万平方米以上的展览奖励标准由150万元调整为200万元,同时新增15万(含)平方米以上的,奖励300万元的表述。此外,为聚焦全市发展方向和重点,对符合“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需要的优势产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等题材展会,且其工业装备、生产设备、新型材料、先进技术等展示的合计展位面积超过5000平方米的,奖励额度按上述标准最高上浮20%。同时,《若干措施》还注重展会培育和发展。《若干措施》明确,在广州市会展场所举办的非培育期展会,展览面积达6000平方米(含)以上,对比上届在广州市举办面积增长达到一定比例的,按展览期不超过5天的新增面积场租的一定比例给予补助,单个项目补助最高不超过200万元。在广州市会展场所举办、展览面积达到5万(含)平方米以上,处于非培育期的展会,每届给予最高80万元奖励。对被评定为广州市重点品牌展会、优质品牌展会、成长型品牌展会分别给予最高50万元、30万元和20万元奖励。在穗举办展会实现碳中和最高可获5万元补助本次修订的《若干措施》新增了鼓励展会国际化发展、加快展会绿色发展和支持小微企业上规模发展等内容...
2024-12-22 阅读:746
齐鲁网·闪电新闻12月25日讯 12月25日,临沂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2023临沂暖冬消费季”活动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消费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压舱石、全市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据介绍,今年以来,临沂市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政策提前发力,春夏秋冬四季消费活动贯穿全年,精彩纷呈,城乡消费持续复苏,新消费场景不断出现。统计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56.6亿元、增长9.7%,总量和增幅分别居全省第4位和第5位。网络消费增势强劲,1-11月,全市实现网络零售额682.5亿元,增长37.2%,分别居全省第3位、第2位;临沂会展业竞争力居全国地级市前三强,截至11月底,全市共举办各类会展活动156场,其中大型展览活动84场,展览面积183万平方米,展会观众超过200万人次(市外观众近100万人次),展会交易额突破340亿元,带动批零住餐等行业收入近30亿元;消费载体不断优化,解放路商圈成功创建省级“智慧商圈”,临沂市组织评选认定了临沂“十大商圈”,各大商圈充分发挥了在扩大和恢复消费中的示范和带头作用;县域消费活力旺盛,兰山区和费县成功创建10大省级乡镇商贸中心建设“引领县”,沂南县北于蔬菜交易市场、河东区国际金属生态城成功创建10大省级商品市场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引领县和示范基地数量均居全省第1位。闪电新闻记者 李春晓 报道来源: 闪电新闻编辑: 李春晓责编: 王震审校: 梁义主编: 刘骏...
2024-12-22 阅读:602
重大展会开展超820场,累计展览面积超640万平方米,参展参会观众超1120万人次;多场重量级演唱会,世界泳联2023年跳水世界杯分站赛、2024年世界泳联跳水世界杯总决赛等国际赛事活动成功举办;长安云、长安乐、长安书院等人文交流地标涌现……会展业是现代服务业中的战略先导产业和重要支柱产业,是构建现代市场体系和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要平台,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城市形象的“瞭望窗”。 近年来,位于西安主城区东部的西安浐灞国际港,持续发力推进“中西部第一会展品牌”建设,推进会展业高质量发展,加快会展业市场化、专业化、数字化,促进会展业质量和效益全面提升,会展规模效益持续扩大、会展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为西安经济发展贡献澎湃动能。 西安奥体中心体育场模型图 雷沛云/摄 “2024年以来,我们已举办各类型体育赛事、体育活动40余场,吸引参与人数近30万。同时,我们也抢抓文化消费市场火爆机遇,今年以来,已举办大型演出活动、企业活动、电视节目录制等30余场,吸引到场观众35万人次。”西安奥体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该场馆坐落于浐灞国际港灞河之滨的奥体大道,建筑群气势恢宏,呈不对称的“品”字形布阵,由6万座的主体育场、1.8万座的体育馆及4千座的游泳跳水馆组成。 值得一提的是,西安奥体中心是中西部地区规模最大、国内最现代化的体育场馆群,场馆是首个实现5G网络全覆盖的“4.0版”智慧体育场馆,5G技术应用的覆盖面和功能在国内最全、技术也最先进。“我们场馆依托建立的综合智慧指挥平台,实现集体育竞技、观赛体验、媒体转播、全程服务、智慧安保、灯光联动等多位一体功能,可以满足各类赛事多样化的需求。”奥体中心负责人介绍说。 位于西安浐灞国际港的西安国际会展中心实景 浐灞国际港/供图 在奥体中心不远处,采用天然石材作为外立面,同西安城市肌理相呼应的西安国际会展中心,与远处西安世博园的长安塔遥遥相对。作为浐灞国际港会展场馆核心组成部分的西安国际会展中心,自2020年5月运营以来,截至今年8月,西安国际会展中心累计举办丝博会、欧亚经济论坛等重大展会820余场,累计展览面积超过640万平方米,参展参会观众1120万人次,先后荣获“中国会展品牌场馆”“卓越品质会展场馆”等称号,成为会展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去年以来,浐灞国际港聚焦打造“一带一路”会展聚集区,实现办展面积、运营质量、产业带动等...
2024-12-22 阅读:902
在2024年,纽伦堡会展(上海)有限公司(简称“纽伦堡会展中国”)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公司在上海成功举办了6场展会,从充满麦芽香气的精酿啤酒展到展现有机产品自然韵味的有机展,从后起之秀的嵌入式展到规模空前的压铸展再到大放异彩的粉体展,纽伦堡会展中国的每场活动都汇聚了众多行业精英,为各界搭建了一个探讨最新趋势、交流技术成果的重要平台。 在“第七届中国会展业国际经贸论坛”全体会议的颁奖典礼上,纽伦堡会展中国荣膺“中国会展业金熊猫奖”。这一奖项作为中国会展行业的至高荣誉之一,无疑肯定了纽伦堡会展中国在推动行业发展中的杰出贡献及广泛影响力。纽伦堡会展中国的董事总经理郭奕千先生在接受授奖时表示,今年正值纽伦堡国际博览集团成立50周年,能够在这样重要的时刻获此殊荣让其深感荣幸。这不仅是对纽伦堡会展中国团队努力的肯定,更是送给集团50周年庆的一份意义深远的厚礼。郭奕千董事总经理(右一)接受授奖 据了解,金熊猫奖作为中国会展行业的权威奖项,旨在表彰国内外具有显著成就和影响力的会展企业。该奖项竞争激烈,获奖企业经过严格评选,入选者均为在行业内卓有成效、具备创新精神和强大国际竞争力的佼佼者。纽伦堡会展中国此次获奖不仅体现了行业对其专业性的高度认可,也展示了其在国际市场中的领先地位和深厚实力。 在未来的发展中,纽伦堡会展中国将继续秉持“合作共赢”的理念,密切关注并积极参与国际会展行业的最新动向,推动中外会展企业在更深层次的合作中实现共同发展。 打造更贴合中国市场需求的高质量展会 作为纽伦堡国际博览集团在中国的唯一全资子公司,纽伦堡会展中国一直以来致力于在深耕本地市场的同时,积极拓展海外布局。纽伦堡会展中国不仅带领中国企业参加集团在全球的其他知名展会,还在积极筹备拓展东南亚市场的自有品牌展会,帮助更多企业实现“走出去”的愿景。 郭奕千表示,纽伦堡会展中国在全球和中国市场拓展中具备多重优势。首先,公司的总部集团是全球十五大展会主办方之一,凭借50年的深厚行业积淀和全球化网络布局,拥有丰富的展会运营经验和资源,能够为参展商和观众提供更高质量、更专业的服务。同时,纽伦堡会展中国自2007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已成功打造了十多个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专业展会。公司有着本地化的团队和深刻的市场理解,能够敏锐捕捉市场动向,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纽伦堡会展中国始终将客...
2024-12-22 阅读:319
伴随第七届进博会的成功举办,上海会展业迎来全面复苏。以进博会为契机,聚集“三个主体”、强化“三个联动”、推动“三个转型”,会展经济日益成为上海打造国际会展之都的加速器。聚集场馆方、办展方、参展方“三个主体”——一是优化全市场馆空间布局。进博会的举办地在虹桥国家会展中心,拥有40万平方米的室内展厅和10万平方米的室外展场,也是上海最大的展览场馆。除此之外,上海还拥有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以及其他一些颇有知名度的中小型专业展览馆(上海世博展览馆、上海展览中心、世贸商城、上海跨国采购会展中心、农业展览馆等),能满足不同规格专业展览会的办展需求。但也要看到,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中国美容博览会正向30万平方米的会展规格迈进。因此,有必要优化统筹全市层面的展览场馆空间布局,进一步强化承接大型展会的能力,并错落配置专业型展会,带动形成各具特色的会展集聚区,为打造国际会展之都构造“多点支撑”。二是扶持细分领域龙头展会。近年来,上海涌现出东浩兰生、国贸集团、博华国际、百文会展等一批会展企业,构建起国有、民营、外资三位一体的市场主体结构。研究显示,包括会展服务产业链上游租赁商、中游主办方和承办方以及下游会展合作代理机构在内,活跃在上海的各类会展企业超过700家。但也应看到,上海的办展主体仍主要为外资展览集团和“中字头”协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本土会展集团不多,在海外办展的数量也相对较少。因此,有必要通过股份制改造、并购重组、跨地域合作等途径,加快形成“以跨国组展商为龙头、中小型专业公司为主体、科技艺术服务为支撑”的金字塔型会展业市场主体结构布局,打造一批能够融入世界市场、带动产业链延伸和产业群集聚的专业化龙头展会,加快形成支撑先进制造业、引领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展会项目体系。三是争创世界一流会展平台。进博会不仅是世界各国展示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的平台,也是全球商贸交流与合作的重要纽带。通过打造世界一流的会展平台,可以引领市场主体走向国际、走向全球,推动更有效率、更大规模的国际分工合作,实现内外市场互联互通。例如,由百联、光明、麦德龙、沃尔玛等组建的“大型零售商联盟”,打造线下直销服务平台;东方国际、东浩兰生等组成的“综合贸易服务商联盟”,提供物流、报关报检等专业配套服务;天猫国际、洋码头等组成的“跨境电商联盟”,帮助参展商对接跨境电商进口采购渠道。强化产业、贸易、...
2024-12-22 阅读:903
全球展览业协会(UFI)是国际展览行业最重要的国际组织之一,为成员提供交流信息和经验、探讨行业发展趋势、加强合作、密切关系的平台。经UFI认证的展览会通常被认为具有较高品质。通过UFI的管理机制,独立组展者可以了解全世界同类展会机构的丰富经验,获得介绍类资料,也可集中向有关机构咨询。一、概况 1.中英文名称:全球展览业协会The Global Association of the Exhibition Industry, UFI2.成立时间、总部UFI于1928年成立于意大利米兰,总部设在法国巴黎。3.历史沿革:UFI是国际展览联盟(Union of International Fairs)的简称。为了适应发展的需要,2003年10月20日,在开罗举办的第70节届年会上,国际展览联盟更名为全球展览业协会(The Global Association of the Exhibition Industry),仍简称UFI。4.性质:UFI是展览组织者、会展中心所有者、专业展览协会和展览行业合作伙伴的非政治性、非赢利性的协会组织。5.宗旨:通过密切会员之间的联系、发展会员主办的展览会等,进一步促进国际贸易,并通过研究会员遇到的问题,为会员提供交流信息和经验、探讨同行业发展趋势、加强合作、密切关系的机会。二、服务内容1.主要职能UFI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全球展览会举办水平,促进跨国界的产品交流,加强展览会服务业及展览会举办专业技能的交流。UFI的核心任务是对国际性展会进行认证。一个展会要想获得UFI认证,其服务、质量、知名度皆要求达到一定的标准。UFI对申请加入的展览会的规模、办展历史、国外参展商比例、国外观众的比例等都有相当严格的要求。2.会议(1)年会UFI每年于10月底或11月初在世界主要展览城市举行年会。年会是协会每年规模最大、由全体会员参加的大会。2006年11月8日至11日,UFI第73届年会在北京嘉里中心饭店举行。这是全球展览业协会的重大活动首次在中国的大陆城市举办,也是中国展览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2)研讨会(Seminar)从1969年开始,由合作委员会筹备,UFI举办了多场研讨会,专注于区域性特别是欧洲以外的区域性展览业的发展。这些研讨会的宗旨是在某一特定区域内更好地宣传和推广全球展览业协会,因而主要面向非会员。(3)焦点会议自2003年起,UFI的三个...
2024-12-22 阅读:565